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成年人网
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8《成年人网》?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最集中的表現,是包括政黨在內的國家政權機構,是掌握政權的階級運用國家機器與國家意志展開各種社會活動并形成一定的社會關系的總和,并進而決定一定社會的文化。正因為政治是經濟的最集中的表現,在弄清什么是政治之前,很有必要首先弄清什么是經濟。經濟絕不僅僅是指生產力,而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有機統一。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如同手心與手背,雙方相輔相成,互為支撐,離開一方,另一方根本無法單獨存在。任何生產力內容,都由一定的生產關系這一具體形式所承載。在生產力的人、勞動工具、勞動對象三個要素中,人是根本的決定性的因素。從根本上說是在生產關系的所有制、產品分配、人與人之間關系三個要素中,所有制是根本的決定性的因素。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基礎,而不是生產力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基礎。由所有制、產品分配、人與人之間關系這三個要素的總和組成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即決定國家和政權的性質,而不是由生產力的總和來決定國家和政權的性質。政治和文化現象繽紛多彩,但二者都深深植根于經濟基礎這一唯一的沃壤。如果不懂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就不可能真正懂得馬克思主義政治學。
還想特別指出的是,人們觀看國慶慶典這場規模宏大的活動,都深刻感受到黨和政府高超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這恰恰是我們今天能夠不斷創造新的奇跡的根本保證。這次慶祝大會中參加閱兵儀式和群眾游行的共有20余萬軍民,背后還有大量保障和服務人員。這樣大規模的慶典活動,組織得嚴絲合縫,開展得行云流水,表明我們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達到了很高水平。,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沒有人民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長期以來,我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不斷擴大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展現出旺盛生命力。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簡單的事情,必須建立在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基礎之上,建立在維護和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合理的生產關系基礎之上,要有人民當家作主的先進社會制度為保障。進入近代以后的相當長時間內,中華民族之所以遭遇沉重災難,正是因為這些基礎的缺失。而這些基礎都不是憑空產生的,也不是自然而然出現的,需要歷史主體根據客觀歷史規律和歷史發展趨勢付出艱苦努力,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才能夠建構起來。這種自覺的、長期的社會實踐,離不開科學思想的指導、先進政黨的領導、先進階級基礎和牢固群眾基礎的支撐、先進社會制度的保障,必須開辟并沿著正確的道路不斷前進。這些內容不僅涉及歷史進步的主體要素,而且涉及歷史發展的客體要素;不僅包含堅實的物質性力量,而且包含著強大的精神性力量。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合力發展,構成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體性內容。,今日中國的輝煌成就,凝聚了多少仁人志士的前赴后繼,凝聚了多少英雄模范的心血汗水,凝聚了多少時代先鋒的擔當奉獻。
這一天,新中國70年光輝歲月濃縮在東起建國門、西至復興門的“十里長街”上,無數國人重溫歷史、感懷巨變,深切地感受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中國今天取得的成就來之不易。,“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當近14億中華兒女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之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斗之中,把實現個人夢、家庭夢融入中國夢之中,這首祖國的贊歌必將在新時代的壯闊征程中更加鏗鏘激揚。
這是堅韌拼搏的中國精神——從“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到“人民科學家”葉培建,再到一生追逐大飛機夢的吳光輝……一系列大國工程背后,無數建設者成為新時代最美的奮斗者,凝聚起奮進中國的強大力量。,影像,是最好的記憶。中國藝術研究院攝影家黑明的攝影集《公民記憶》,收集了自1949年起人們與天安門的合影,同一個場景,同一批游人,不同的時代,160組照片,講述了300余人與天安門的故事。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積極參與國際體系變革,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推動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當前的一大發展趨勢是:“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由西方國家主導向西方國家與新興經濟體共治轉變。世界政治舞臺出現了非西方國家主導的全球性國際機制。”①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我國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升的階段,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開拓國際合作新路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為地區以及全球合作搭建平臺,加強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不同文明交流對話、和諧共生。“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六年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日益成為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平臺和各方普遍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民族復興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編輯:Lynzey】
相關新聞
- 重走當年“趕考路” 2023-02-02 02:30
- 政治局常委指導提要求:領導干部對職務待遇要知足 2023-02-02 02:32
- 全力打造祖國北部邊疆亮麗風景線 2023-02-02 02:05
- 進一步建立健全風險研判機制 2023-02-02 02:41
- “中華民族充滿變革和開放精神” 2023-02-02 02:39
相關新發布
- 如何堅持底線思維 2023-02-02 02:26
- 新中國70年政治制度的形成、完善與發展 2023-02-02 02:28
- 必須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新論·解讀“九個必須堅持”⑤) 2023-02-02 02:10
- 在趕考追夢路上砥礪過硬本領 2023-02-02 02:49
- 準確把握主題教育的總要求 2023-02-02 02:24